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利工程绿色化、生态化,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
?。ǘ┦侵λ咧柿糠⒄沟闹匾俅?/div>
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践行绿色理念,更加注重维护或提升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ど锒嘌?;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要求,采取科学规划和管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更加注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更好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的重要驱动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的要求,促使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采用更加环保、智慧、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运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和管理水平,带动提升整个水利行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向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典型重大工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做法
白鹤滩、黄登、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坚持绿色发展,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白鹤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严格落实“在开发中?;ぃ诒;ぶ锌ⅰ笨沙中⒄挂螅岢帧敖ê靡蛔缯?、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以美丽白鹤滩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在白鹤滩水电站前期筹建中,设立了环保工作部门,引入专业环境监理,注重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环保工作的监督指导,形成了以合同责任为主线、环境监理独立监督、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定期联合监察的综合管理体系。
二是加大鱼类、鸟类?;ちΧ?。白鹤滩水电站以建立固定集鱼站的方案进行鱼类转运,为鱼类打开生命的通道。收集圆口铜鱼、长脖鳅等8种珍稀鱼类,通过珍稀特有鱼类育儿中心进行增殖。专门建立生态环保智慧管理平台,合理调度生态流量,保护鱼类的栖息生境。同时,人工建立鸟类营巢地,对栗喉蜂虎的营巢地进行?;ず托薷垂婊?。
三是着力打造公园式白鹤滩坝区。白鹤滩水电站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全面开展施工区绿化和生态修复。以“隧道亮化、洞脸美化、全线绿化”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景观形象。依托渣场顶部平台,种植本地特色植物。利用左右岸坝肩多级平台,形成纵观坝上坝下的观景平台。结合荒田渣场、荒田砂石加工系统等场地生态恢复,形成左岸坝下公园。
四是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白鹤滩水电站扎实开展集运鱼系统、分层取水设施、水温在线监测系统等生态?;ど枋┙ㄉ韬驮诵形?,促进河流生态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生活污水、砂石及混凝土生产废水、罐车冲洗废水处理及循环使用系统等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ǘ┗频撬缯?/div>
黄登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澜沧江上游河段,装机容量为190万千瓦,是中国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频撬缯驹诠こ躺杓?、施工及运营方面充分考虑生态环境?;ぃ瓿闪艘幌盗新躺こ檀胧?。
一是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工程建设期间,黄登水电站建立起全面的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施工环保生态?;ぬ逑怠Mü⒙缴痉对?,移栽国家二级重点?;ひ吧参锝疖衤蟆⒚齑?,以及部分当地狭域分布植物——尖叶木樨榄和清香木。
二是注重鱼类多样性?;ぁM度氪罅靠蒲辛α?,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升鱼高度世界第一、国内首个高坝过鱼系统——黄登升鱼机工程,有效保证了大坝上下游鱼类种群基因交流。在德庆河河口位置及德庆河回水尾端建设了2个人工模拟鱼类产卵场,建成了流域规模最大的鱼类增殖站,成功攻克灰裂腹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后背鲈鲤等4种土著鱼类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三是开展两岸硬质边坡绿化?;频撬缯窘ㄉ枵卟扇×嗽谑时咂卵ㄔ耘捞倮嘀参?,在混凝土边坡充分利用马道种植乔木灌木类植物的方式,植物上爬下挂,爬藤植物与乔木灌木类植物共同组成边坡植物小群落。
四是采用分层取水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广泛调查研究,收集了长时间序列的黄登段澜沧江水文、水温、气候气象资料,开展了数字模拟和物理模型,建成“叠梁门”分层取水设施——叠梁门,包括4台机组×5孔/台机组×6层,共120节门叶及门槽,将水分成多层,在电站运行时能选择性地引取水温适宜水层的水,极大缓解电站下泄低水温对澜沧江生态的影响。
此外,黄登水电站建立了成套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规划实施了生态补偿和恢复、尖叶木樨榄群落移栽、库周群落?;?、消落带湿地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下泄流量保证等措施,促进了滇西北生态健康。
(三)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位于广东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是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桥隧全长55千米。珠港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对海洋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全寿命周期规划。将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统筹考虑,形成了初步设计指南、施工规范、运营标准等系列规定,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创新设计,既克服了复杂海域的施工难题,又确保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二是推行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体系。建立国际通用的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环保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化的管理体系。HSE五级联动的监管机制,涉及政府部门众多,内部管理还涉及安全环保顾问和HSE监理机构。全过程引入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制度,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三是大力推行绿色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创新开发新的施工工艺、工法,减少对海洋环境、航道及水下地形的影响。所有承台基础采用钢围堰+钢管复合桩工艺,打桩船施打、液压锤沉桩,以减少噪音对白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钢箱梁岸上工厂化预制、海上拼装,以减少海上施工人员和施工船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精心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配置人力、材料及设备等,提高施工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关建议
?。ㄒ唬┙躺⒄估砟钊谌胨こ探ㄉ韫芾砣蹋?/div>
?。ǘ┩吵锿平肪潮;ど枋┙ㄉ?;
?。ㄈ┮虻刂埔丝股;ば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