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2023年,《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迸┐骞┧踩桥┟褡罟匦?、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事。新时代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安全工作,切实解决农民日益增长的饮用水安全需求和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现农民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转变,为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提供良好的供水安全保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规?;┧こ谈哺桥┐迦丝诒壤锏?0%,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农村供水保障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与城市供水相比,农村供水仍存在供水水源不稳定、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供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专业管理人员缺乏、资金保障困难等主要问题。
?。ㄒ唬┎糠种行⌒凸┧こ趟床晃榷?/div>
受资金投入、观念认识、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部分单村供水工程在水源选择时就近或就便选择溪流、山泉或地下水等小型分散水源,调蓄能力差,容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和工程性缺水。特别是西南、西北地区和部分中部山区,缺乏骨干水源,易发生季节性缺水。一些地区面源污染严重,硝酸盐、氨氮、有机物等指标超标现象较为多见,存在水质性缺水。此外,农村供水工程大多缺乏应急备用水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ǘ┎糠止┧こ探ㄉ璞曜计?/div>
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点多、面广、量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成563.4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农村人口8.7亿人。其中99%以上为小型供水工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千人和百人供水工程)48.3万处,服务农村人口3.1亿人,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为36%;分散供水工程513.4万处,服务农村人口0.3亿人,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为4%。全国约有10%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于2005年之前,多采用铸铁管、PVC管等,管材质量不高,管道铺设不规范,且已达到使用年限或超期服役,老化严重,管网漏损率多在20%以上。
?。ㄈ┕┧蚀嬖诎踩?/div>
有的水厂不运行消毒设备,或者不能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消毒设备;有的供水工程缺乏必要的水处理设施设备,或者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一些供水工程只能以高氟水、高砷水、高铁锰水、苦咸水等作为供水水源,饮用水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低,存在较严重的水质安全隐患。部分农民不习惯消毒后水的气味,导致供水工程消毒剂投加量不足,消毒效果不达标。截至2023年底,全国仍有114万人口主要依靠水窖、水柜供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
?。ㄋ模┕┧ㄒ倒芾砣嗽比狈?/div>
多数农村小型供水工程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主要依靠村级集体或农民自行管理,聘请或指定的临时工普遍年龄偏大,缺乏供水工程专业运行维护知识,致使农村供水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一些供水工程分布在山丘区、牧区、高寒地区和边境地区,多由受益村或受益农户管理,运行维护人员有限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导致工程难以长效运行。
?。ㄎ澹┰擞ぷ式鸨U侠?/div>
县城以下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往往因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标准低、分布广、数量多等原因,导致运维难度大、成本较高,但是农村供水执行水价普遍低于运行成本且实收率低。部分农村供水抄表计费制度不完善,一些农民对水价政策不理解,不愿交水费,加之缺乏维修养护基金,致使农村供水工程维护费用短缺,供水工程难以健康持续发挥效益,影响了农村供水安全。2019年和2020年,水利部先后印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19〕210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推进工作问责实施细则的通知》(办农水〔2020〕120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费收缴率,但历史欠账较多,仅靠水费收入满足不了供水工程良性运营维护的需要。
二、提升农村供水安全的对策建议
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农村供水安全工作,提升供水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农村供水安全,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统筹规划,深度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
(二)优化选择,改善农村供水水源结构;
(三)多措并举,保障农村供水水质安全;
?。ㄋ模┕娣对擞?,提升供水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
?。ㄎ澹┒嘣俗鳎嵘式鸨U纤?;
?。┪从瓿耒?,提高农村应急供水能力。